广州中小学开学 课间15分钟、每天1节体育课怎落实?
2月13日,广州中小学新学期开学,推行课间15分钟以及每天1节体育课、活动时间2小时等新规。羊城晚报记者调查发现:中小学积极响应调整课表,一部分学校本学期能基本达成,一部分学校本学期完全达到有困难但尽量增加学生活动时间,保障下学期完全达标。
课间时间延长、体育课时增加,说着简单,但时间从哪里来?其他学科怎么办?值得关注的是,广州市海珠区实验小学实行相关措施已经两年半,学生体质强了、近视少了,他们如何做到的?
中小学积极响应新规,春季学期课表“上新”
2月11日,广州市教育局出台新规:2025年春季学期,全市小学课间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,初中下午课间10分钟调整为15分钟;各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试点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的学校比例不少于30%;高中(中职)学校推动每周3-5节体育课,有条件的学校试点每天1节体育课,落实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要求。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,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0%落实每天1节体育课。
羊城晚报记者走访广州多所中小学校获悉,各校紧锣密鼓、“挖空心思”落实新规。不少学校校长表示,学校积极响应新规要求,开学前紧急调整课表。
每天1节体育课,意味着每周开设5节体育课。龙口西小学将一二年级国家课程体育课周课时定为4节,在地方与校本课程中安排体育课1节,共5节;三至六年级国家课程体育课周课时则为3节,在地方与校本课程中安排体育课2节,共5节。据介绍,该校全面调整了课表,每天1节体育课(时长40分钟),大课间活动40分钟(8:10-8:50),下午体育锻炼30分钟(14:55-15:25),眼保健操10分钟(10:20-10:25,14:50-14:55)。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总时长120分钟。
黄埔区新港小学对新学期课表进行微调,课间10分钟变为15分钟,上午的“大课间+卫生间”时长从40分钟变为35分钟,中午和下午的放学时间各延迟5分钟。据悉,该校一二年级此前较其他年级提前5分钟放学,95%的学生参与校内午休托管,时间上的微调对学生后续的活动安排影响不大。
平均每天1节体育课,有学校已实践两年半
记者走访发现,此次新规中提出的一些要求,广州市海珠区实验小学(以下简称“海实”)已实施两年半。
时间,掌握一切。一张小小的课表看似寻常,却是学生、学校运行的轨道。早在2022年9月,海实就全面开展“30分钟”课堂探索,即把原本每节课40分钟调整为每节课30分钟,把原每天“上午4节课+下午2节课”调整为“上午5节课+下午3节课”,在不改变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总时长的前提下,更科学地设置课程并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。
此调整带来的一个直接结果是:平均每天有1节体育课,保证学生每日运动时间,培养终身锻炼习惯。
六年能学12门体育项目
据海实校长陈健介绍,目前学校体育与健康周课时5节,采取每周“2+1+1+1”长短课时安排,其中一节70分钟连堂课,体育与健康周课时占比达到了12.5%,超过了“广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(试行版)”中相关指标要求。
而且,该校在体育教育中构建了“三阶课程”体系。学校有10个体育传统项目,包括羽毛球、游泳、网球、足球、棒球、跆拳道、垒球、武术、体育舞蹈、田径,是广州市一般中小学体育传统项目最多的学校,其中羽毛球队更是广州市首批中小学校高水平学生体育美育团队。在“双减”的大背景下,学校为学生提供了“12+1”体育校本课程。
其中的“12”包括12项特色体育课程,“1”为游泳课程。学校提供包括羽毛球、游泳、跆拳道、足球、拉丁舞、高尔夫、棒球、篮球、网球、花样跳绳、武术、田径等在内的丰富的体育特色课程,在每个年级每周的体育课中,都会抽出一节作为体育“必修课”,全员学习1-2个体育项目。12个体育项目贯穿于小学六年体育课,学生在六年12个学期中,共可习得12门体育项目。这样的课程安排普适性地为孩子打下良好的体育基础,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并充分挖掘其在体育方面的潜力。
每天两小时活动时间
课堂时间调整后,学生综合体育活动时长大大增加,每天能达2小时。
学校每天有6个课间,总时长就达到了60分钟。还实行活力大课间,如“迎风奔跑”“绳舞飞扬”“韵律姿美”等,提高学生体能,促进身体发育,帮助释放压力。在AI智慧操场,学生人脸识别自主锻炼,AI智能体育系统精准采集运动数据,可通过大数据多维统计,运动项目排行榜实时呈现、实时查询,为学生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提供科学依据。
海实还开设了校本选修课程,主要包括一些特色体育项目和新兴运动项目,如羽毛球、游泳、武术、花样跳绳等。校本选修课程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,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内容,激发学生运动兴趣,培养学生运动特长。例如,武术课程不仅教授学生基本的武术动作和套路,还通过讲解武术的历史和文化,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自豪感。
此外,下午4时30分以后,学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体育活动,旨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,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。社团课程主要包括篮球社团课、足球社团课、羽毛球社团课、舞蹈社团课等。
数据
学生体质增强了 近视率降了
记者从海实了解到,该校自2022年秋季学期实行“每天1节体育课”“每天运动2小时”以来,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快速提升。近三年分析数据显示,学校学生体质健康呈现良好发展态势,2024年体质测试优良率全样本数据达到90%以上。
户外运动是近视最好的防控措施。海珠区视力监测点近视率数据对比表(海实)也显示,2023年、2024年,该校学生近视率连续两年下降,校园里“小眼镜”有所减少。
相关推荐
上海中小学生体育要有家庭作业了!3月10日起全面实施!
50统筹用好各类课程课时和课后服务时间;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;全面实施学校体育家庭作业制度……近日,上海市教委等部门印发《上海市中小学体育工作管理办法》,《办法》自3月10日起施行。 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 全面实施学校体...
查看全文“每天一节体育课”一年 深圳中小学生体测优良率提高6%
62记者18日从深圳市教育局了解到,自2024年1月1日该市义务教育阶段“每天一节体育课”政策实施以来,深圳市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良率提高超过6%,近视率下降超1%。 2023年底,深圳市教育局印发《深圳市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...
查看全文贵州剑河:活力大课间 民族文化“活”起来
35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少数民族风情浓郁,在这里,校园大课间化身为民族文化传承的活力秀场。学校巧妙融合苗族水鼓舞、木鼓舞、芦笙舞与课间操,为学生们开启了一扇通往民族文化深处的大门。 “嘿嘿嘿!”一阵整齐又响亮的口号声,瞬间划破了校园的宁静。在每天的大课间...
查看全文